秋燥怎麼解?父親的順時養生法,讓我遠離換季不適

每到入秋,總會回想起過去,吃不下、口乾舌燥、乾咳不停,甚至拉肚子、便秘接連發作,讓人心浮氣躁,連脾氣都變差了。但這些看似小問題的身體警訊,還是老爸點醒了我:「這是秋燥啊!因為肝火旺、元氣虛,得靠順時的養生來調理。」


什麼是秋燥?症狀與調理原則

中醫認為秋天主「燥」,容易傷肺,特別像是肝火旺、氣虛體質者,尤其夏天時手搖飲跟炸物從沒停過,入秋時就特別有感。

而我爸常提的就是:「重點就是要滋潤防燥,少碰辛辣之物多吃點酸,特別是要多吃當令的蔬果來養脾潤肺。」

推薦的當令蔬果:

  • 水梨、蓮藕、白蘿蔔:潤肺止咳
  • 冬瓜、百合、山藥:清熱去燥
  • 芝麻、蜂蜜、銀耳:滋陰潤腸

這些食材不僅能應對秋燥,若是肝火旺盛時也可以食用。如果你經常有「肝火旺怎麼辦」、「口乾舌燥吃什麼」的疑問時,可以視作參考的飲食清單。

調整好作息才是養生之道

老爸雖然略懂中醫,從來不喜歡要人吃補;現代人平常吃得太好,甚至是營養過剩或不均,靠藥補還不如食補,而食補不如心補。

他的日常養生哲學非常簡單有力:

  • 飲食清淡、依時而食
  • 作息規律,早睡早起
  • 每日散步30分鐘,接觸自然
  • 保持平靜與感恩的心,是最基本的養心之道

即使年過七十又有退化性關節炎,還是維持著每天散步。老人家覺得散步能接觸大自然,就是替身體儲備能量的法門。

換季不生病,從內外調和做起

現代人長時間習慣了空調的環境,常因乾燥和室內外溫差大而出現感冒、過敏、冷氣病等。學會在換季時就可以調節身體,就是最好的保健方式。

透過老爸的分享,加上年紀漸長後,我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節奏和飲食選擇,不但擺脫了惱人的秋燥症狀,也體會到什麼叫「順應自然、自我調理」。

如果你也在找尋「換季保健法」,不妨從現在開始,少外食多運動,先為冬天儲備能量,也替自己覓得一份安穩與平靜。


延伸閱讀

秋天到,中醫教你擺脫秋燥(老德燕中醫)

秋季咳嗽的中醫防治(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)


這是寫過的作品,重新潤製後再上架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服務項目與價格

關於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