駕馭AI的關鍵思維:五個提詞進化練習
各位對AI工具使用都不陌生,從文案、素材發想或市場趨勢分析,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幫手,但最苦手的部份還是「如何下指令」這件事,畢竟詠唱是最難的。這條路上我還很菜,就我使用過的經驗分享給大家,寫得不好請噴小力點,那就開始吧。
從會下到「下得巧」的指令精準度
經常都是「幫我寫一則/篇xxxx」這種簡潔指令,這種簡單提詞固然可以產出內容,往往缺乏最重要的內容深度,文章核心要的就是精準命中。
練習1. 幫AI設定專案簡報
預設一份給同事或廠商的「專案簡報」,你會如何傳達任務、背景、目標與預期成果。
賦予角色(Persona):希望AI扮演出哪種專業顧問?像市場分析師、品牌策略師、UX專家……等。
界定受眾(Audience Definition):確認受眾,這會影響AI語氣與產出內容的深度。
明確目的(Objective Alignment):確認最終目標為何,如提升轉換率、建立品牌形象或解決特定痛點
核心脈絡(Core Context):提供充足背景資訊、關鍵數據或獨特賣點。
成果指標(Success Metrics):希望呈現的風格與調性,包含產出形式、長度、關鍵要素等。
運用AI成為「智慧資料庫」
企劃與蒐集資料的過程裡,發現對特定領域資訊掌握不足,或需要快速歸納大量數據的狀況時,AI有著驚人處理能力的優點。
練習2.讓AI扮演你的「研究助理」與「內容策展人」
把AI當作研究團隊或內容編輯,並針對特定需求做發想、資料檢索與歸納。
資訊篩選跟總結:如長篇報告、會議記錄,或是研究論文,要求AI提取重點、SWOT分析或風險評估。
了解趨勢跟發想:鍵入關鍵字或某種現象,請AI預測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,如新品開發的應用與模擬。
概念比較與分析:針對2個或數個概念、策略或工具進行優劣比較、差異分析與建議。
有效精準模擬目標受眾心態
除對受眾分析外,就讓AI扮演特定角色,產出更具有代入感的內容。
練習3.教AI「換位思考」
在提詞裡要求AI產出角色,並以該角色「模擬目標受眾的心態」。
指定AI角色與專業視角:例如你是一位專精數位行銷策略的顧問、或是一位了解通路的銷售顧問、或是了解X產業的資深經理。讓AI模擬目標受眾的心理狀態,請你以首次接觸區塊鏈、對技術有基本理解,但對應用感到困惑的基層金融從業人員視角,提出他們可能最想知道的3個問題。」
指定AI產出的語氣與情緒:「請用一種既興奮又略帶懷疑的語氣,為X產品撰寫一篇社群貼文。」
策略性的多樣化產出,避免單一視角限制
企劃從來不是單一面向,我們需要各種不同角度的切入點、不同的語氣、不同的表現形式來應對多變的市場。
練習4.要求AI提供「多維度選項」
將提詞指令視作腦力激盪,要求AI產出各種不同面向的提案,不是單一預設的答案。
風格變化:「請為這次促銷活動提供3種不同風格廣告文案:A是簡潔有力型,B是溫情訴求型,C是幽默詼諧型。」
角度切換:「針對我們的xx服務,請提供兩種不同角度的Landing
Page文案:A是『提升效率』,B是『降低成本』。」
格式選擇:「針對xxx新書發佈會,寫出一份新聞稿草稿和三個不同版本的社群貼文(粉專長文、短影音腳本、IG懶人包圖文)。」
訓練AI成為協作夥伴
AI的互動來自於溝通變化與反覆修改,就像你跟團隊成員一樣,必須有反覆討論,針對內容做到逐步修改跟定錨,才能有最佳的方案。
練習5.訓練AI成為高可塑性的部屬
若AI產出內容錯誤或完全不符合預期時,對話不要重啟,就只針對該產出內容的某部份,給予精確的修正指令,逐次進行修正。
明確指出修正方向:「第X段論述不夠具體,請針對數據驅動的決策,再補充兩個實際案例。」
提供限制與規範:「請將本段總字數壓縮至1000字內,確保所有專業術語都有簡要解釋。」
要求深化與延展:「對於顧客旅程的分析,可否再深入探討各接觸點的潛在痛點,並提出相對應的優化建議?」
調整語氣與情緒:「這段對於風險評估的內容語氣太過樂觀,請調整為嚴謹客觀的口吻,且明確提出潛在問題。」
這五個練習是讓思維模式的轉變,希望它們能夠讓你在AI協作道路上走得穩健,企劃的核心在於對目標、策略和受眾的深刻理解,AI有效率的將這些觀察轉化為實際的內容,將每一次的提詞視為與AI的腦力激盪,將會發現它可以為你帶來的不只是文字生成,還有突破思維框架的無限可能。
推薦閱讀:
你還會想看: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