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所寫的文案是否帶有目的?行動呼籲(CTA)基本款
是否曾遇過這樣的經驗?絞盡腦汁耗費許多時間寫出來的文章,放在社群平台後沒人留言、分享也沒人點擊?不一定是寫得不好,很有可能只是缺少了一個關鍵字詞--「你想讓讀者做什麼」,而這一句就是所謂的行動呼籲(Call to Action,簡稱CTA)。它就是你寫給讀者的最後一句邀請,其目的就是要告訴對方「接下來你可以做什麼」。
什麼是 CTA?它為什麼如此重要?
CTA(Call to Action)就是一段鼓勵讀者採取行動的話,或許你會覺得「我寫的內容只是分享,並沒有要讀者做什麼」,但在行銷的觀念裡,即便是個人的心得分享,它也可以做到引導讀者留言、分享、點讚,甚至是關注。
如果是經營粉專、品牌、電商,更加需要清楚地告訴讀者下一步該怎麼做,如果沒有CTA,就像話說了一半,賣東西沒講價格也沒提供哪裡買,觀眾看看就走了完全沒有效益。
如果有CTA後,可以達到以下目的:
1.增加互動性(按讚、留言、分享)
2.提升網站流量或轉換率
3.訓練讀者習慣跟你互動
4.讓你的內容具有目的性,而並有結尾
常見CTA寫法有哪些?初學者這樣做就對了
以下是常見且實用的CTA類型,適用於社群貼文、部落格文章或銷售頁面皆能套用:
1.邀請互動型:適用於社群貼文,用意就是讓讀者點讚,留言或分享:
•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記得幫我按讚或分享喔
•你也有遇過這種情形嗎?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情況
•如果你也認同這樣做,下方「+1」讓我知道
這種CTA用法較為親切且口語化,如果是品牌的操作,可根據你的品牌特性或活動並斟酌語氣的調整。
2.導流連結型:適合部落格、電商網站、一頁商店、EDM等,目的是讓讀者點擊連結或前去某處:
•想了解更多文案實用小技巧?延伸閱讀別錯過了→→→文案架構教學:AIDA、FAB、PAS 怎麼用
•對這項產品/服務有興趣?點擊[這裡],看更多細節[附上連結]
•免費下載XXX 👉 [填表連結]
連結CTA時,建議搭配「會得到什麼好處」,有助於提高點擊率。
3.推動購買型:適合銷售頁(一頁商店)、電商平台,目的就是加速成交
•現在下單享早鳥優惠,優惠只到今晚12點
•數量有限,只有XX套,賣完不再補
•想知道行銷小撇步?按我獲得極速工具包
搭配「限時、限量、限定優惠」等字眼,創造緊迫加深推力。
4.建立習慣型:適合自媒體、內容創作者,希望讓讀者養成固定追蹤(訂閱)的習慣
•每週幾固定上架文章/影片,記得追蹤我的粉專/IG喔,就不會錯過更新
•想定期收到實用XX教學/分享?歡迎訂閱電子報
•下篇文章談到XXX進階使用密技,記得按讚,追蹤或開啟小鈴鐺才不會漏掉新片通知
CTA並非只是結尾,而是整篇文案的目的
有人會把CTA作為最後一行「補一下」的意思,但是CTA的存在是你一開始就要想到的事。必須根據你想要的行動,而作為設計整篇內容的鋪陳。
例如:
•如果想要讓讀者點擊後下載電子書,整篇文案必須先鋪陳出「這是什麼樣專業內容,而這本電子書或pdf值得你下載的目的是什麼」。
•如果想跟讀者留言互動,就要在文案中提出問題、舉例產生共鳴。
•如果希望消費者購買產品,整篇的內容就是要從痛點描述找出解方,接著介紹商品,到最後才是CTA。
因此CTA絕不是只有收尾,而是在寫文案時就要想到的「目的地」。
寫 CTA 時的三個小訣竅
1.一篇只寫一個主要 CTA:
太多的CTA會讓人失焦,文中可以略略帶出其他選項,但是一定要清楚讓讀者明白你最希望他做哪件事。
2.越具體越有效:
將「點這裡」、「請支持」,改寫成「按這裡可下載完整教學PDF」或「加入LINE官方帳號,領取折價券」。
3.搭配讀者的語言和習慣:
明白TA屬性(你是寫給誰看),就用那群人熟悉習慣的語氣。例如年輕族群可以用emoji、網路慣用語;若是針對企業的簡報或文章就必須是穩重專業的文字。
最後來個實用練習
你也可以練習,像是把最近寫的一段貼文,替它加上一句 CTA 吧!
例如:
•想知道更多?歡迎留言+1,就會私訊你相關資料。
•有共鳴嗎?歡迎分享給同樣困擾的朋友吧。
•如果你也遇到同樣情形,歡迎私訊分享。
•寫文案,不會只是「寫得漂亮」,而是要讓讀者知道並且該如何的回應。例如:下回,我們會來聊聊如何設計不同平台的CTA寫法,記得追蹤我唷。
推薦閱讀:
你還會想看:
(我會慢慢更新有用文章跟使用工具喔,謝謝大家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