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案必須要有的脈絡跟結構

好的文案不僅讓人喜歡分享甚至有二創的致敬,但失敗文案卻更多,只是無人聞問,對於撰寫的人來說,好與壞的界線如何判斷?或許我們都想寫出爆炸好文案,卻是可遇不可求,怎麼避免自己成為雷包卻是可以做到的;而且很多人忽略,卻是影響閱讀跟觀感的關鍵,文案的脈絡結構-就是「起承轉合」的安排。


為什麼文案需要脈絡跟結構?因為結構就是文案的骨架。先有骨架才能長出適合的血肉(內容),才有辦法順利成形、讓讀者明白你想表達是什麼?文案不能只靠拼湊、看似華麗卻沒有重點,讀者看了不只會焦躁,甚至連自己寫完也抓不到重點。


常見沒有結構的文案特徵:

少了引言,就急著推銷,讀者立刻滑掉
中間突然切入新的主題,讀者無法理解重點是什麼?
結尾太弱,缺乏行動呼籲(CTA)
上述這些問題,幾乎都跟缺乏清楚的文案脈絡有所關連。


文案也是需要「起承轉合」

大多數聽到「起承轉合」,肯定覺得是在寫作文?我寫的是文案,跟作文有啥關係?正好相反,好的文案比更需要講究結構與轉折。我們簡單回想一下小時候學習寫作文時,這四個詞是如何應用在文案裡:

  • 起(吸引):把讀者「帶進來」
  • 承(鋪陳):陳述背景與延伸問題
  • 轉(翻轉):帶出解法或主張
  • 合(收尾):回應開頭與行動引導(CTA)

把一篇文案當作一段短篇故事或影片,包含開場、鋪陳、高潮、結尾。雖然是寫作技巧,你也可以當作是對讀者說服力的設計。

以下案例均為假設,非實際品牌

案例1:缺乏起承轉合的社群文案

「我們的XX飲品來自日本專利與原料,可以改善睡眠品質。現在買一送一,太晚就沒有了」

找出問題點:

起?缺乏開頭的起,第一句就是「我們的XX飲品」,雖然是破題,對於不清楚的讀者根本不知道是什麼,極有可能按掉。

承?對睡眠有幫助,缺少了對幫助的描述,沒有鋪陳問題的背景或是痛點。

轉?沒有帶出「為什麼非買不可」的差異。

合?雖然有買一送一的促銷,卻無法打動人心,引起購買動機。

加上起承轉合後的版本:

晚上翻來覆去,就是睡不著?
你不是孤單一人,調查顯示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睡眠困擾。
我們嚴選來自日本專利GABA成分,可以讓你好好放鬆、自然入睡。
買一送一,選一份安心睡好覺。

分析:

  • 起:點出問題作開場,以「你不是孤單一個人」做情感訴求
  • 承:引用調查數據,鋪陳痛點且樹立誠信
  • 轉:帶出產品特色與核心差異(日本GABA)
  • 合:結合情感訴求與行動引導(買一送一)

透過起承轉合的運用,但呈現的效果卻不同。


案例2:故事型文案

「小時候每逢過年,奶奶總會蒸一籠熱騰騰的年糕,香氣從廚房飄到客廳,是我記憶中最暖的味道。」

以回憶帶出典型的「起」與「承」。

往下延伸:

「那年當奶奶過世後,我開始學著做年糕,為了找回屬於家的味道;之後我決定創立這個品牌,讓把那份感動傳遞給更多人。」
轉:從個人回憶轉至創業的動機

合:呼籲「支持在地職人手作年糕與訂購連結在這裡」

塑造感情融合品牌,以故事的型態說服消費者

案例3:銷售頁文案起承轉合的運用(以防曬乳為例)

起:擦了防曬讓你滿臉發白?夏天出油,整個臉可以拿來煎蛋

承:大多的防曬用品想要高係數,但質地偏厚重,使用時常感不透氣甚至冒痘

轉:【淨透零感UV防曬】無酒精質地清爽,敏感肌也能安心用。
日本進口物理性防曬成份,防曬係數SPF50+PA++++,清爽對抗夏日豔陽

合:只要下單就有「買一送一」,全站免運,送你一個不怕曬不怕黏的夏天

結構清晰的文案讓讀者容易閱讀,更能引導他們購買的動機。


寫文案時如何快速抓出產品的起承轉合?在寫的時候先列出四個問題:
  • 起:第一段,我想吸引誰(TA)的注意?他在想什麼?
  • 承:什麼讓他感覺困擾?我要如何陳述或說明背景?
  • 轉:與他人(競爭品牌)的差異?我該怎麼介紹產品或解法
  • 合:希望對方他做什麼?例如:購買下單?留言獲取密技?點擊加入會員?
只要在寫文案時,將這四個方向妥善運用,無須刻意照抄,經過一段時間就能運用自如了。

結構並非限制,它讓文案變得更有力

或許你會擔心「結構」讓文案變得制式呆板,但只要抓到脈絡,適時運用搭配也能展現出不同的風格跟變化。前面提到的三個案例,各自使用不同語氣、格式與篇幅,但都有明確的「起承轉合」。只要習慣並好好運用這種方式寫文案,產出效率更快,甚至是轉換率也有機會增加,從結構開始構思與練習,好的文案你也可以信手拈來。


想知道更多文字力知識,請追蹤粉專➡➡j裡有喵

(我會慢慢更新有用文章跟使用工具喔,謝謝大家)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服務項目與價格

關於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