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的文案來自清楚的受眾
當你的受眾有誤,內容多好就還是錯的,錯的主因來自於一開始必需確認所寫的「對象是誰」;就像炒菜,事前沒了解客人喜好是什麼,煮出來的料理多好吃,他們一樣不喜歡!文案也是一樣,必須知道你的受眾是誰?他們的痛點與喜好是什麼?我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能夠符合對方?當你越清楚,那麼你的文案就越能打中對方,甚至點燃他們的購買慾。
![]() |
| 找出目標 |
如何搞懂受眾?文案不會變成無頭蒼蠅
文案只要把產品特色寫出來就好了,沒有那麼麻煩;這樣子頂多是一份「產品說明書」,如果你想希望寫出來的文案可以帶來訂單、帶來流量、甚至是能增加粉絲數,更有互動的效果,那就必須知道「受眾分析」的重要性。
試想,如果你賣的是嬰兒用品,你的文案會寫給誰?肯定是新手爸媽或準備懷孕的人,因為他們才是你的潛在客戶。當你清楚知道你的受眾是誰,就可以:
找到對的溝通語言:他們的習慣用語跟習慣表達的方式?
找出他們最關心的點:他們最大的煩惱是什麼?我們的產品/服務如何解決他們的困擾?
提供最需要的價值:這項產品/服務能提供他們的好處是什麼?
選擇最適合的平台:最常出現的地方會在哪裡?像IG、FB或特定族群討論網
總之,只要搞懂受眾,就像擁有了精準的雷射筆,便將你的文案直接聚焦在目標客戶群,而不是亂槍打鳥亂撒一通。
如何描繪你的「受眾輪廓」?請為你的顧客畫素描
怎麼樣才能理出你的受眾輪廓呢?建議可先列出下列這些,讓你開始為你的顧客畫出「素描」:
1.基本人口統計資料:他是誰?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
年齡:不同年齡層所關注的點也不相同。
性別:男性和女性的消費習慣與決策方式有時會有差異。
職業:不同職業的人,他們的收入、生活型態、生活需求都會不同。
教育程度:對於訊息的理解程度與偏好的內容深度。
居住地區:有時候地域性也會影響消費的習慣或是偏好。
婚姻狀況/家庭狀況:單身、已婚、有小孩、或是空巢期,狀態不同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消費決策。
舉例:你的產品/服務只有針對高中生與大學生,文案口吻就以活潑、輕鬆,善用流行用語或網路迷因。若是針對上班族,強調專業性、重視效率與自我實現。
2.心理行為與特徵:站在對方角度設想優點?缺點?他的喜惡是什麼?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,這是受眾分析的精髓,也會讓你的文案更有溫度,與眾不同的關鍵:
興趣愛好:平常喜歡做什麼?像是追劇、旅遊、運動、烹飪……。
消費習慣:屬於衝動型購買還是重視CP值?習慣線上購物、團購、實體店?
價值觀:重視養生、追求健康、便宜就好?
痛點/挑戰:生活中有什麼事情讓他們感到困擾或是煩惱?
渴望/夢想:如果可以最想達成什麼事?或是我夢想中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?
資訊來源:習慣在哪裡取得資訊?社群媒體、主動搜尋、部落格、論壇、還是親友推薦?
對事物的態度:屬於樂觀積極或保守穩健?討厭或喜歡接受新事物?
3.產品相關行為:將受眾特徵和你的產品找出連結。
購買動機:為什麼他們想要買這個產品?想解決問題?對生活品質有幫助還是犒賞自己?
使用情境:什麼時候或什麼地方想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?
購買流程:從了解到購買需要哪些步驟?
遇到的阻礙:沒有下單的原因是?價格過高?與期望不符?
將上述問題想一遍,自然會浮現更具體的一個「人」,針對這個「人」會想到什麼?想對他說什麼?
畫出你的受眾輪廓,讓文案精準打擊
以下為範例,透過文字的示範,協助你如何明白怎樣描繪出受眾的輪廓,來寫出精準的文案。
範例一:保養品
以往強調功效堆疊,現在塑造「情緒價值」,
過去的文案-功效堆疊:
「高濃度玻尿酸保濕精華液,補水鎖水改善乾燥細紋,讓肌膚變得水潤透亮。」
這段文案主要強調成分和功效,少了情感面的連結。
加上了描繪受眾輪廓:輕熟齡OL
基本資料:28-35歲女性,單身或交往中,都會區上班族,注重儀容和生活品質。
心理行為:
- 痛點:產生初期老化的狀況(眼角細紋、膚質暗沉),工作壓力導致經常加班,又因為長時間上妝讓肌膚狀況不穩定,害怕變老;對於成分具有相當認知,追求高效且有感的保養品。
- 渴望:希望肌膚保持年輕、透亮、有活力,不論在職場和社交場合都是充滿自信。
- 資訊來源:YouTuber、美妝KOL、IG網紅推薦或Dcard美妝版。
產品相關行為:願意投資在高品質高效能的保養品上,重視使用後的體驗和即時效果。
精準文案(情緒共鳴):
「經常加班熬夜,妳的肌膚總是出狀況?
【XX逆齡精華液】拯救妳的「初老疲態感」
獨特深層修護技術,只要一滴完美撫平細紋、拒絕暗沉,
讓妳就算熬夜一樣能透出年輕的光采!
告別初老疲態感,每天都是晶亮剔透的元氣女孩,自信迎接每個挑戰!」
文案解析:
- 明確情境:「經常加班熬夜,妳的肌膚總是出狀況?」直接點出目標客群的痛點和情境。
- 情感連結:「初老疲態感」、「告別初老的疲態」、「每天都是晶亮剔透,自信迎接每個挑戰」。
- 提供價值:不只解決肌膚問題,更提升自信和精神狀態。
- 創造畫面感:每天都是晶亮剔透的元氣女孩。
範例二:
線上課程的販售:「課程介紹」與「對未來的想像」
過去的文案(課程介紹):
「Python程式設計初階課程,從零開始學,涵蓋基本語法、資料結構、網路爬蟲等,讓你具備程式基礎。」
這段文案只是平鋪的描述,讓你知道會學到什麼但無法激發學習的慾望。
- 加上了描繪受眾輪廓:想轉職或提升技能的社會新鮮人
- 基本資料:22-26歲,大學剛畢業不久,對工作感到迷惘,甚至對未來職涯感到疑惑,透過學習新的技能增加求職的競爭力。
- 心理行為:
- 痛點:對目前工作薪資不滿意,缺乏前景規劃,想增進自己求職的技能,增加轉職的可能性,擔心自己沒有基礎學不會。
- 渴望:希望學習一項新的實用技能藉此提升薪資、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,達到職涯轉型。
- 資訊來源:Dcard職涯版、PTT薪資版、YouTube程式教學影片。
- 產品相關行為:考慮課程費用、學習時間、是否具有實用性、學習成效是否有保障。
精準文案(未來想像):
「告別低薪、轉職工程師不是夢!
厭倦一眼望到底的職場天花板嗎?
我們的『Python實戰班』,專為零基礎的你打造!
不會只有教程式語法,還會帶你做出真正可行的小專案,學完就能應用。
只要3個月,從門外漢變身搶手工程師,輕鬆轉職薪水翻倍,開啟高薪職涯!」
文案解析:
- 點出痛點與渴望:「告別低薪、轉職工程師不是夢!」、「厭倦一眼望到底的職場天花板嗎?」。
- 為誰打造:「專為零基礎的你打造!」。
- 具體效益:「做出真正可行的小專案,學完就能應用」、「從門外漢變身搶手工程師,輕鬆轉職薪水翻倍」。
- 時間限定:「3個月」增加緊迫感和具體性。
- 美好前景:「開啟高薪職涯!」。
明確的受眾輪廓,才是文案的重點
具有清楚的受眾輪廓,就像是為你的文案找到「北極星」,有方向後就能知道你所寫的文案,往哪個方向寫,需要用什麼語氣、什麼樣的話術、哪種角度,才能有效地觸及你的目標客群,讓他們產生共鳴,進而採取行動(CTA)。
下次當你打算寫文案時,先停下來問自己:「我的文案,是為誰而寫?」只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,就會發現你的文案不僅變得更精準也更有力量,真正為你的商品帶來實質幫助。

留言
張貼留言